首页

贵州女王

时间:2025-05-26 03:56:45 作者:云冈石窟80%洞窟已完成数字化采集 浏览量:28679

  中新网大同5月24日电(记者 李庭耀 胡健)记者24日从“2025云冈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学术研讨会”获悉,云冈研究院与合作伙伴一起,通过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近景摄影测量、多高光谱等技术,破解高浮雕石窟采集难题,已完成云冈石窟80%洞窟采集,预计2030年左右全面完成。

图为云冈石窟第20窟。 李庭耀 摄

  当日,由云冈研究院、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联合主办的“2025云冈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大同开幕。国内外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围绕云冈石窟数字化成果、文化遗产数字化前沿技术应用、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经验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千年脉络,是多元文化交融的见证。云冈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建勇表示,历经岁月侵蚀与自然变迁,石窟本体面临着不可逆的损伤风险。与此同时,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的期待日益迫切。如何让千年石窟“活起来”“传下去”,是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开幕式上,刘建勇介绍了云冈研究院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尤其是通过三维激光扫描、3D打印、VR、AR、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为云冈石窟的活化利用和永续传承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云冈研究院数字化解决方案也为文化遗产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云冈模式”,让人类文明瑰宝在数字技术下重放异彩。

  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代表Grazia Tucci致辞时,从国际视角指明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的广阔前景,这为全球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机会。

  山西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白雪冰表示,云冈石窟的数字化保护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携手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从“静态保存”向“活态传承”的跨越,共同书写数字文明与人类遗产交相辉映的新篇章。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始建于北魏和平年间,现存主要洞窟45个,共计1100多个小龛,大小造像59000余尊,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2001年,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外国网红看海南|英国小伙哈维在琼中的“一日农夫”生活

武汉12月9日电 (常宇)丈夫Vincent(化名)遗传性多囊肾病情恶化,妻子艾丽(化名)毫不犹豫捐出肾脏挽救丈夫生命。9日,这对夫妻回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复查,结果显示均恢复良好。

全国首创台风综合模拟救援训练馆建成

8月4日下午,记者在营口市光华路看到,积水最深处接近膝盖,过往车辆和居民通行受阻,工作人员疏通排水管道加紧排水。同时,营口主城区13座排水泵站已全部开启,加速排水。目前,当地降雨已经停止,排水和电力抢修工作仍在继续。

布林肯再称从“实力地位出发”同中国接触 中方:反映出傲慢和霸道

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判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要坚定战略自信,保持战略定力,勇于担当作为,开创共建“一带一路”更加光明的未来。

家门口就医,革命老区江西医疗卫生服务如何强基层?

在选手权益方面,今年将对基础服务和进阶服务进行细化,为参与报名的创业者分梯度提供创业沙龙、政策对接、创业培训、区域地铁灯箱广告、专刊宣传等支持性服务,择优推荐参加国家科技传播中心讲坛,推荐加入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北京市青年企业家协会等,为创业企业对接头部企业及商业合作机会。(完)

海南:可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摩羯”灾后恢复重建

凝胶态是一种特殊的固态形式,果冻、豆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凝胶态物质。水凝胶是凝胶态物质的一种,因含水量高、与细胞外环境十分相似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制造领域。张诚介绍,支持浴材料通常采用具有良好屈服应力特性的水凝胶。3D打印针头扎入支持浴材料后,由于支持浴材料具有屈服应力特性,在打印针头划过时,材料会变为液态。等针头挤出生物墨水并离开打印位置后,支持浴材料又会重新变为凝胶态,从而将打印墨水材料牢牢“抓住”,使打印结构保持稳定并保障打印结构精度。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